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52监测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监测新闻

长汀古城南大街保护引入数字孪生技术 为古城注入智慧基因

2025-2-24 09:32
原作者: 中国建设报 来自: 住建部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长汀古城南大街保护引入数字孪生技术 为古城注入智慧基因

日前,长汀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化保护工程。通过前沿科技手段为千年古城注入智慧基因,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并重的创新路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迈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新阶段。

为提升保护效果,长汀县积极构建“一街一策”智慧保护体系。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长汀古城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存大量明清古建筑与历史街巷。项目团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物联网传感等数字化手段,对街区内建筑、道路、景观及地下管网进行最高可达毫米级精度的数据采集,构建“虚实映射、动态交互”的数字孪生模型。

高精度还原历史原真性。利用点云数据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精准记录建筑结构、雕刻纹样、材料肌理等细节,形成可追溯的数字化档案,为修复工程提供“精准导航”。动态监测与预防性保护。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沉降、温湿度、裂缝变化等指标,结合AI(人工智能)算法预测风险,变“抢救性修复”为“主动式维护”。全要素空间模拟与决策支持。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改造方案对街区风貌、交通流线、业态布局的影响,辅助科学规划决策,有效减少保护与开发矛盾。

此外,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保护效率,更拓展了文化传承的科技含量,推动古城保护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转变。首先,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游客通过AR(增强现实)导览扫描建筑,可实时查看历史场景复原、客家民俗演绎、历史事件描绘等,实现“穿越时空”的互动体验。其次,实施智慧化运维管理。整合水电能耗、安防消防、游客流量等数据,构建“一屏统管”平台,提升街区运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最后,强化数字化资产留存。建立可共享的云端数据库,为学术研究、文创开发、非遗传承、规建管理提供开放资源,推动文化遗产“数字永生”。

作为全国首个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孪生应用案例,长汀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突破了以往保护中数据离散、协同低效的瓶颈,形成三大示范价值。一是打造了标准化技术体系,制定从数据采集到模型应用的标准化流程,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模板;二是建立了全链条协同机制,打通规划、文保、文旅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统一;三是形成可持续运维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降低长期维护成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化应用,长汀县正以创新姿态,书写历史文化街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长汀智慧”。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2.21 林永锋

(文章源自中国建设报,本文由住建部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亿呀~亿呀~
粉丝3 阅读95 回复0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