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DeepSeek:行业将经历从“设备供应商”到“数据服务商”的转型 ... ... ... ... ... ...

2025-2-10 12:00
原作者: 52监测网 来自: 52监测微信公众号 收藏 分享 邀请

【52监测网讯】DeepSeek:行业将经历从“设备供应商”到“数据服务商”的转型

小编说:土木行业自动化监测受到政策助推,目前发展迅速,但是大家看法不一,包括数据如何深度利用以及传感器寿命等,以下为DeepSeek对“监测行业的未来方向和行业痛点“给出的思考。

——以下为与deepseek的对话——

问题:土木行业自动化监测受到政策助推,目前发展迅速,但是大家看法不一,包括数据如何深度利用以及传感器寿命等,请分析下行业未来的方向以及痛点:


土木行业自动化监测在政策推动下正经历快速发展,但其技术落地和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以下从未来方向和行业痛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提出见解:

一、未来发展方向

1. 技术融合与智能化升级
• 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当前数据利用多停留在“监测报警”层面,未来需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如LSTM、Transformer)对结构损伤演化进行预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从“被动响应”到“寿命周期管理”的跨越。  
• 边缘计算与实时决策:在传感器端部署轻量化AI模型(如TinyML),减少云端传输延迟,实现地质灾害(如边坡滑移)的毫秒级预警。  
• 多源数据融合:整合InSAR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与地面传感器数据,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解决单一数据源盲区问题。

2. 硬件革新与可靠性提升
• 自供能传感器:压电材料、能量收集技术(如振动能、温差发电)将逐步替代电池供电,解决偏远地区设备的续航难题。  
• 柔性电子与MEMS技术:微型化、可贴附式传感器将降低安装成本,同时提升抗腐蚀能力(如石墨烯涂层应对桥梁盐雾环境)。  
• 寿命延长技术:通过材料优化(如碳纤维封装)和自修复机制(如微胶囊缓释防腐剂),目标将传感器寿命从3-5年延长至10年以上。

3.标准化与商业模式创新
• 数据确权与交易平台:建立行业级数据共享机制(类似建筑信息模型BIM协同平台),推动监测数据在保险、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二次开发。  
• 按需付费模式:中小型工程可采用“传感器即服务”(SaaS)模式,降低初期投入门槛,例如隧道监测按每公里·年计费。  
• 保险联动机制:将自动化监测数据纳入工程保险定价体系,推动“监测达标则保费减免”的激励机制。

二、核心痛点与突破路径

1.数据价值挖掘不足
• 现状:90%以上项目仅完成数据采集,缺乏深度分析。某地铁监测案例显示,日均产生10TB数据,但有效利用率不足5%。  
• 突破点:  
• 开发行业专用算法库(如混凝土裂缝扩展模型);  
• 建立开放数据竞赛平台,吸引AI团队参与(类似Kaggle);  
• 与高校合作构建“工程病理库”,训练针对性模型。

2.传感器耐久性与成本矛盾
• 现状: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器单价超万元,而低功耗LoRa设备在潮湿环境中寿命骤减50%。  
• 突破点:  
 - 推进国产化替代(如华为海思芯片降低通信模块成本);  
 - 开发模块化传感器,允许单独更换损坏部件(如仅替换腐蚀电极);  
 - 应用迁移学习技术,利用少量高质量数据校准低成本传感器。

3.行业协作壁垒 
• 现状:设计、施工、运维方数据割裂,某跨海大桥项目因监测数据格式不统一导致分析延迟3个月。  
• 突破点:  
- 政策强制要求监测数据接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推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B/T 51409-2023)等新国标;  
- 建立第三方数据托管机构,解决商业机密顾虑。

三、潜在爆发点预测

1.城市更新与老旧基建改造:2025年我国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1.9万个,自动化监测将替代人工巡检成为安全评估刚需。  
2.极端气候应对:台风、冻融循环等灾害频发,推动监测系统与应急响应的深度融合(如监测数据直接触发交通管制系统)。  
3.一带一路”海外工程:东南亚、非洲等高温高湿地区基建项目,催生耐候性监测设备的出口需求。

总结
行业将经历从“设备供应商”到“数据服务商”的转型,短期内需攻克传感器寿命与数据分析瓶颈,长期竞争核心在于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政策制定者应优先推动数据标准统一,企业则需聚焦细分场景(如深基坑、悬索桥)打造垂直解决方案,而非追求通用型产品。

- END -


52监测网 | www.52jiance.cn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客服咨询•微信号:jiance52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