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海绵科技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
依托海绵项目,增进民生福祉。长期以来,江苏苏州高新区结合自身特点,借助“BIM+智慧海绵”的管理系统,系统化全流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坚持“蓝绿管控、山水修复、生态保护”的主题思路,将“真山真水、山水相融”的目标贯彻到城市建设中,构建连续完整的河道、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狮山文化广场项目便是苏州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 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狮山片区,包含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科技馆、工业展览馆、苏州狮山大剧院、狮山公园等多个子项目,占地面积约1213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一个将公共文化、科技设施融入开放性山水公园的文化广场,与金鸡湖沿苏州东西发展城市轴线遥相呼应,形成“东有金鸡湖,西有狮子山”的城市轴线,成为苏州城市的新名片和新地标。 技术引领,打造绿色“大海绵” 项目充分依托狮子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以海绵城市统领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文化景观提升,拓展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根据自身条件打造了生态湿地、科教展示等区域。通过运用多维的绿色技术,将海绵体系与城市建设进行有机融合,在确保片区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雨水在城市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促进雨水利用和生态修复,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物尽其用,使得整个狮山文化广场成为一块绿色的“大海绵”,实现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 多管齐下,保障城市水安全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紧邻轨道交通狮子山站和商业地下空间、峡谷公园。根据相关要求,连通处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故而,项目整体采用“生态涵养、地下调蓄、应急排水”的水安全保障思路。地面和山体降雨径流利用11.5万平方米的湖体进行生态涵养净化;在南侧博物馆、北侧科技馆和峡谷公园分别设置3处雨水调蓄池,对雨水进行收集、削峰和再利用,缓解重要建筑物周边雨水排放压力;除常态化减少外来雨水和出入口挡水措施外,还设置了智慧化应急管理举措,极端天气时防淹闸自动启动,可有效阻止峡谷公园水流入地铁站内,进而保障城市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系统布局,全面改善水环境 项目在设计前期就采用系统化思路,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方位改善广场内水环境。项目充分结合本底优势,通过对天狮湖及上下游水系统进行生态提升改造,收集周边雨水并在天狮湖内进行净化,用于整个项目的绿化灌溉和场地冲洗用水。在进行雨水收集时首先利用绿色海绵设施削减源头污染物,而后在管网末端设置雨水调蓄池控制过程污染物,最后在湖体内营造生态净化系统,进行末端治理,最终形成整体有机的海绵城市系统。 项目通过生态滤床、湿塘等生态净化系统将源头绿色设施与灰色管网调蓄系统串联。源头绿色设施结合建筑造型、广场功能布局等现状,因地制宜设置了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雨水湿塘、生态滤床、绿色屋顶等设施。其中,雨水湿塘作为项目的特色系统,结合河道、湖体设置多彩水下森林,运用多种沉水植物和部分浮叶植物,打造出“花儿飘香、水草悠悠”的水清景美、水生植物错落有致、水下森林与水上浮叶植物相呼应的优美水上景观,实现海绵城市的“净”和“用”,提升湖泊景观效果。此外,结合苏州科技馆·工业展览馆设置的绿色屋顶,还布置了供人参观游览休憩的路线,通过景观营造、互动体验,人们能够实现与大自然的交互融合。绿色屋顶、墙体绿化、蓄水屋面等设施的布置和应用,不仅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还实现了调节室内温度、节约用电、降低能耗的效果。据测算,绿色屋顶、立体绿化可节能25%以上,每节约1度电,可减少0.71~1.2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可以存蓄部分雨水,既可增强土壤保湿性,又可以减少绿化浇灌等自来水使用量。根据统计,每节约1吨自来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91千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生态补给,合理涵养水资源 项目不仅收集狮子山山体东侧、天狮湖及东侧广场雨水排至湖体内,减少雨水外排量;还将湖体作为广场、道路、绿地的冲洗和浇灌水源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水资源的平衡。非雨天采用生态补水,旱季从西侧河道取水,通过蓄水池净化处理后排入生态滤床,最后排入天狮湖内作为广场用水。经测算,通过地下蓄水池及天狮湖的调蓄作用,天狮湖年收集雨水约30万立方米,绿化用水约14.1万立方米/年,湖体蒸发量约12.1万立方米/年,冲洗路面约11.3万立方米/年。因此,仅需额外从河道补水6.5万立方米/年,实现片区水资源最大化涵养与利用。 项目为高新区乃至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高质量样本,实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实现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11.30 奚继军 高莹 (文章源自住建部,本文由中国建设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