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讯】1-5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52起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7亿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若一)记者今天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1月至5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52起,造成22人死亡、5人失踪、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745.14万元。 从灾情类型看,滑坡208起、崩塌280起、泥石流12起,地面塌陷52起。从灾情等级看,特大型地质灾害5起,大型地质灾害2起,中型地质灾害10起,小型地质灾害535起。 同时,今年1月至5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8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13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435万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28.4%,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285.7%和149.4%。与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24.0%和6.9%,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39.2%。 6月份,全国开始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进入易发高发期。自然资源部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预测,华东地区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中南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部等省(区、市)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其中,华东、中南、西南等山地丘陵区应加强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西北黄土地区要做好局地降水引发的黄土塬边缘崩塌、滑坡、沟口泥石流灾害防范;三峡库区开始进入库区崩塌、滑坡变形及险情发生的集中期,叠加库区大部分区域降雨较常年偏多,要加强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此外,汶川、鲁甸、彝良、芦山、日喀则、墨江、九寨沟、长宁、漾濞、玛多等地震影响区需要加强防范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对已建或在建道路工程沿线、重大工程区、工矿区、旅游景区、农村建房切坡点、老旧防护工程等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文章源自中国青年报,本文由中国青年报上传并发布,此文系转载,仅用来学习及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所有,侵权删) 52监测网——专业、共享、开放的检测、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为主,为广大检测/检测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招投标信息、硬件产品展示、技术资料下载等服务。同时也是监测人员交流经验、分享资料、吐槽灌水的平台。关注52监测网,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请发表评论